
厦金海域“214恶意撞船事件”谈了15轮,第16轮谈判被台湾单方面取消,遇难家属有苦不敢言:再等3天吧。
大陆不愿意动武的底线被台湾方面识破,形势发展被拿捏,他们的态度就愈发强硬,越来越恶劣。原定的谈判被台方放了鸽子,拆走了打印机,撂挑子不谈了。这种情况下再谈,全世界的舆论都认为是大陆在恳求对方了。
台当局立院专题汇报“金门撞船案”时,管碧玲不满报告名称,大笔一挥,擅自把报告名称修改为“取缔大陆籍快艇事故案”。
台当局就此倒打一耙,不仅拒绝赔偿,更拒绝道歉。连台湾媒体都报道:当局没有一点认错的意思,“将继续强硬维护”,就是因为他们都看穿了大陆的底线:不动武。
台“海巡署”强调,导致渔民遇难事件是因取缔大陆“三无船只”而起,“并无不当”,不承认对撞船有任何责任,不会有道歉,更不会因此惩处任何人。
他们更是甩锅大陆,渔民的死亡原因是拒不配合执法所致,渔民“有错在先,属于咎由自取”,台方只会人道抚慰,不会有什么赔偿的问题,仅以“慰问金”的形式进行补偿。
消息灵通人士透露,台方慰问的额度是100万元人民币左右。
台省当局不仅拒绝道歉,还打算给中国大陆出难题,坚持宣称整个事件的责任在大陆方,原因是大陆长期不取缔所谓“三无船舶”。
大陆不取缔“三无”船舶,导致其渔船“违法”进入金门“禁止、限制水域”,从而导致此次事件发生。
他们甚至在谈判中威胁,如果大陆方面不加强管理 “三无船舶”,还会有类似事件发生。
大陆虽然派出了大型海警船进入了厦金海域,但台方认定大陆不敢开火,也派出了众多小型海巡船,在大陆海警船附近大肆挑衅,不但起不到震慑对方的作用,反而成为他们彰显“勇气”的平台。
真是活见鬼了,大陆2名渔民遇难,是受害方,谈到了15轮,台岛方面的态度反而愈发强硬、嚣张起来。
一方面台方有美国的背后力撑搅事,另一方面,两岸谈判指导思想是有问题的,网友归纳,至少在四个方面做错了:
第一,级别不对等。
渔船被撞导致船员遇难,本身就是一起刑事案件。两岸就此事谈判,本身就输了,既然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相当于国家与省谈。也就是说,双方面对面坐下来的那一刻,对方就赢了。
第二、谈判对象不对劲。
台岛方面负责带队谈判的管碧玲,不合适。此人早年跟着谢长廷混,而谢长廷跟着日本屁股后面转悠,是典型的哈日派。管碧玲在谢长廷指点下,经常发表对大陆不友好的言论。
谢长廷日落落下,管碧玲抛弃旧主,投奔蔡英文,成为蔡英文的依重马仔,出任 “海洋理事会”负责人。
管碧玲紧跟蔡,对大陆的态度只会越来越差。
当初选定谈判的人就不对了,结果不言而喻,现在提出换人,已经晚了。
第三、时间节点不设定。
事发当天,大陆方面就应该严厉地对台岛海巡署及当局下达事件处理的时间节点:什么时候公开道歉,什么时候完成对受害者家属的赔偿,什么时候将肇事者缉拿归案,什么时候完成事件调查,什么时候审判犯罪分子。
有截止时间表的前提是,大陆提前告知对方,如果超过了截止时间,将会面临的严重后果。这样大陆就掌握了主动权,不怕对方不及时处理。
大陆跟进系列罚处措施就名正言顺了:海警登岛抓人,停供金门的水电,或者取消 “惠台政策”等等。
第四、气势上先输一筹。
事件发生后,大陆的气势太低,以同胞身份,耐心跟对方谈判,主动丢掉了强势的受害者身份,换来的是对方一步步强硬和甩锅。
大陆代表团主动到金门去谈,从气势上先输一筹了。
